福建医科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及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评选暂行办法

点击次数: 684     发布人:教务处    发布时间: 2016-09-14   信息来源:

医大教务〔2009177

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调动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,提高毕业论文质量,结合我校实际情况,特设立“福建医科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奖”和“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”。

一、评选原则

学院推荐,分类评选,专家评议,公开竞争,客观公正。

二、评选范围

凡从事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(含临床)及全校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完成的毕业论文均在评选范围之列。

三、评选办法

1.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按分类进行评选,分为(1)实验研究类;(2)调查研究类;(3) 临床研究类(如病例报告、病例分析、预后研究等);(4)综述(含文献研究)等四类。

2.各学院根据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及在答辩中的表现,按本单位各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总数的5%比例推荐参评,小数部分四舍五入,分类报送,参加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。各学院要对推荐参评的论文质量严格把关,必须经过学术不端的初步筛查后方能推荐。

3.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参评论文进行评审,从中评选出30%的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。其中实验研究类和调查研究类占70%,临床研究类和综述占30%。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即获得“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”。

4.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评选采取“双盲”评审的办法,每篇论文由教务处随机抽取的三名专家评分,取平均分按四类分别评奖。

四、“福建医科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奖”和“福建医科大学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”获得者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。

五、评分指标

1.实验研究类

1)选题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创新性

2)课题设计与实验研究方法正确性、科学性、可行性

3)实验研究数据的真实性、可靠性,准确性、统计分析方法正确性

4)撰写论文逻辑性、条理性、严谨性;结构规范性

2.调查研究类

1)选题与专业的相关性、实用性、创新性

2)开展调查研究、方法的正确性、可行性、科学性

3)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,调研能力、创新的见解及社会价值

4)论文结构完整性、论据真实性、文章的条理性、结构规范性

3.临床研究类(如病例报告、病例分析、预后研究等)

1)选题与专业的相关性和科学性

2)设计与研究方法的正确性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、科学性

3)运用所学的基础、专业理论知识分析数据、概括可靠性、准确性

4)论文论述的逻辑性、结构严谨性、文章结构规范性

4.综述(含文献研究)

1)选题与专业的相关性、科学性和实用性

2)查阅科学论文数量、来源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、科学性

3)对主题现状的评价与分析,指出创新点和所欠缺点、对主题的意见和展望

4)综述的清晰性、结构严谨性、规范性

六、本办法的解释权归教务处。


台江校区:福州市交通路88号(350004) 上街校区: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(350108) 联系电话:22862062
Copyright © 2008-2010 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